实现“双碳”目标与稳增长有效平衡发表时间:2022-04-11 16:15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毛振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这一重要讲话对我们理论工作者和从事管理的领导干部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就个人而言,我对碳减排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的基本认识是,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碳排放才得以取得经济上的先发优势,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其历史负责,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相比之下,中国仍处于工业化时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较大量的碳排放,且我国人均碳排放量相对较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应承担繁重的碳减排责任。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我的观点也有所变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多次指示后,我对碳减排稳步推进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在当前社会各界对碳减排的认识不断更新和深入,“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的背景下,对“双碳”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 正确认识“双碳”目标的长期性,统筹好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稳增长的关系 2021年下半年以来,煤电短缺对生产带来了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修复的节奏和力度,这与部分区域“运动式减排”密切相关。我国要在短短10年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40年的时间内实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一些地方在执行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正本清源,正确认识“双碳”目标实现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需坚持既定的“双碳”目标,不能因为曾经出现电力短缺问题就放弃该目标;但另一方面,“双碳”经济在我国方兴未艾,刚刚起步,电力短缺事件的发生为我国观察和布局未来碳中和市场以及“双碳”经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保证“双碳”经济发展可以行稳致远,必须处理好“双碳”目标与稳增长目标之间的关系,达到二者有效平衡,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通过实现绿色复苏来带动经济增长。要把涉及“双碳”的产业作为优先扶持、优先投资的领域,优先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如此一来,就能将经济复苏、稳增长和“双碳”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加强“双碳”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传统的“铁公基”已经接近饱和以及重化工布局也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未来大规模的资金投资方向在哪里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找到新的投资路径之前,仅靠增加货币投放量难以从根本上带动基建投资。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则可作为重点投资的新领域。20年前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以及“退牧还草”对当今中国环境改善以及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历史经验,当前应加大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转型
能源结构的调整是推动“双碳”目标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新能源占比有所提升,但清洁能源的比例仍旧较低,技术进步将能有效降低使用新能源成本,进而顺利实现能源结构调整。首先,要注重发展储能技术。“双碳”对我国的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实现我国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把政府力量、市场力量以及科技力量共同聚焦在该难题的突破上,加大对该领域的投资。其次,要加大新能源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涉及技术瓶颈的产业,如锂电池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技术瓶颈的突破将帮助我国在相关领域中取得一些大的进步,这将大大提升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再次,要加强对电力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与传统的电力生产不同,不再是集中供应,而是呈现多中心供应、多区域聚合的特征。这类新型能源的使用和推广,将对现有的电力配置机制形成挑战,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支持“双碳”相关产业发展,并培育优势产业
新能源特别是电能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民生活中发挥了核心、关键作用,所以新能源的开发、运用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社会资本对其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也要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考虑到汽车是重要的化石能源消耗者,因此未来尤其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且不能太快退出。此外,要巩固并发挥好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中已经拥有的部分技术领先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引导人们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构建低碳、绿色发展的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低碳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是我国对全球的一个重要贡献。“生态”一词是舶来品,由来已久,但将生态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由我国先提出的,它涵盖产业、文化以及习惯的改变与养成。在引领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对生态文明理论提高认识并作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该理论体系。 总体而言,推行碳减排政策要注意节奏,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序且量力而行,这样才能够行稳致远。需确保碳减排过程能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匹配,在实现“双碳”目标与稳增长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总结和调整,最终才能达成“双碳”目标与稳增长目标的有机统一。要意识到随着观念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再简单将碳减排、“双碳”目标定义为我国的权利或者义务,更重要的是要在达成“双碳”目标、履行大国责任的同时,通过推进我国碳减排技术进步,使“双碳”经济成为助推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